關鍵詞一 整合
近年來,整合風生水起,無論是國有書刊印刷企業還是民營書刊印刷企業,都進入了整合之路。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副理事長任玉成認為這是整合有效資源,將企業的軟件、硬件進行升級,同時將市場也整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增加競爭力。這種整合主要呈現以下3種形式。
第一種整合為國企和國企的整合。據曹鳳翎介紹,北京、湖北、湖南、新疆等地都以當地新華印刷廠為基礎進行了國有印刷企業的集團化整合。她認為,企業的集團化對于企業擴大活源有很大幫助,避免了以前一些出版社固定印刷廠印活的弊端,集團化后活源可以進行合理化調整。既盤活了企業,也節約了成本,企業員工的福利也一樣了。任玉成介紹,北京新華印刷有限公司成立后在北京大興工業園建立了自己的廠房,原先3個廠都在市里,原先的廠房可以出租也可做其他商用,在資金上對企業也有很大幫助。
第二種整合為國企和民營企業的整合。北京外文印刷廠與上海界龍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北京市外文印刷有限公司。通過合資不僅搞活了外文廠,同時使界龍更借助中國外文局將產業鏈擴展到了出版、發行領域。這種國企和民營企業的合作,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更具有戰略調整上的意義。
第三種整合為民營企業之間的合作。這種模式更多地注重“合作”二字,不過多涉及資產上的劃分和融合,在投入不多的前提下業務范圍得以拓展。比如北京四季青印刷廠和鼎盛東極裝訂廠的組合,前者是書刊印刷廠無印后加工,后者為裝訂廠但是沒有 印刷設備。兩者組合的形式是上下游之間的組合,將競爭變為合作的組合。這種合作發揮到最大化的模式是印刷工業園區,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都納入其中,各自發揮優勢和特點,形成小的“生態鏈”。
國有書刊印刷企業借助“整”,通過改制和新投資的拉動,擺脫了國企的困境;民營企業通過“合”,抱團取暖后,抗風險能力增強。同時這對于單打獨斗的企業來說會造成一定沖擊,更加速了行業內的優勝劣汰。這就要求企業學會充分運用市場的杠桿,將同行間的競爭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思路不再狹隘,視野更廣闊了。書刊印刷企業可參考以上各種整合方式中所呈現的特點,結合自身企業特點尋找可復制點,并將其運用到2011年企業的發展規劃當中。
關鍵詞二 綠色印刷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與北京綠色事業文化發展中心2009年8月聯合成立的“中國印刷行業綠色印刷推廣管理辦公室”,今年3月2日頒布了第一個關于平版印刷的綠色印刷認證的環境環保認證細則。印刷行業的各大領軍企業都在積極地響應并參與到第一輪認證進程中來。綠色印刷已經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成為企業勢在必行之事。
記者實地采訪中發現,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就正在緊鑼密鼓地為參加第一輪綠色認證做各項準備工作。這是一家總資產約5.8億元、2010年營業收入達4.4億元、凈利潤為4000多萬元的書刊印刷企業。上規模企業率先加入綠色印刷的隊伍對于行業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
任玉成認為,印刷企業應該從產業鏈高度抓綠色印刷,加強對印刷整個過程的評價與環境行為控制。這其中不僅包括生產過程,還包括生產所需的一切原材料、所處的環境、能源的利用,同時還涵蓋了上下游的出版社、發行部門等。目前,行業的各項綠色標準都在擬定中,任玉成呼吁,除印刷企業進行綠色改造認證外,是否考慮有對應的標準和法則規范印刷的上下游、原材料供應等各個環節,這樣才能確保做到真正“綠色”,將綠色、低碳真正融入實際生產中。2011年對于書刊印刷企業來說,是一個“綠色考核”年,企業可以根據認證標準檢驗自己。這又將是一個“大篩子”,過濾不合格企業,留下優質的、符合要求的企業,借此加快行業優勝劣汰的速度。
關鍵詞三 印刷數字化
素有印刷界“奧林匹克”之稱的德國杜塞爾多夫印刷展將在2012年舉行,這個每4年一次的展會,被譽為展示印刷業最先進的印刷技術的舞臺。那么2011年也將是各種技術醞釀爆發的一年,印刷數字化便是其中的引領者。只有充分利用和借助數字和網絡技術的一臂之力才能使得印刷產業持續發展。書刊印刷企業亦然。
曹鳳翎說,數字印刷技術不僅僅是快速印刷、數字印刷模式,書刊印制的發展也離不開數字化,這種數字化在印前體現得比較多。其中CTP(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已經成熟并被市場廣泛接受,并且這種技術節省了制版環節,為企業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還響應了綠色印刷、低碳環保的國策,已經在書刊印刷企業中得到大范圍應用,即便是沒有應用的企業很多也在2011年的采購單上列上了CTP一項。此外,色彩管理軟件的應用對于書刊企業印制生產中還原原稿色彩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也越來越被企業所認可。這只是企業印刷數字化改造中的一小部分,除去工藝數字化還有企業管理數字化,如ERP軟件應用等都為印刷企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也為書刊印刷帶來了挑戰。據悉,上海將在5年內率先推廣電子課本。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減輕了負擔;對于資源利用也是好事,而對于書刊印刷企業來說就不一定了。此外,各種電子出版形式的出現都會為出版業帶來新的變革。面對這種危機書刊印刷企業將如何生存?任玉成回答說:“這些數字化的計算模式都會對印刷企業的印前包括制版和輸出方式造成沖擊,也誘發企業對新的贏利模式以及更適合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市場的經營思路上的思考和設備方面的調整。這種技術變革在近年的表現或許就會帶來企業對數碼印刷技術、對噴墨技術的更加關注和投入。”
關鍵詞四 求變求新
2011年伊始,新一輪原材料漲價風潮再次襲來,各大印刷耗材公司紛紛發出漲價告示。原本一漲再漲的原材料已讓一降再降的印刷工價難以負荷承載,現在又要漲價,這對書刊印刷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創。艱難中,唯有求變求新,闖出差異化道路,打開特色服務的大門,做出全新產品,為產品創造出利潤空間和附加值。
任玉成說,書刊印刷市場精品化將成為一大顯著特點,這也是差異化的一種體現。他舉例說,近日在北京電視臺連續放送的一個書刊廣告,是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圖書《默克家庭醫學手冊》。該圖書不但具備保健的可讀性,也適合收藏、送禮。這是專科書刊印刷企業向更大的消費群體進行拓展的典型。以前市場上精品圖書大多是名著,現在涉及的范圍更廣,收藏書也成為其中一種。例如北京圖文天地制版公司和中國美術館聯手用宣紙制作的齊白石作品的掛歷,購買者將其作為收藏的參考,具有高附加值和欣賞性。這都是書刊印刷企業向產品高端化轉變的典型。
創新在印刷企業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將創新二字發揮很好的例子就是將印刷和文化創意結合。比較成型的有,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術有限公司和雅昌收藏品藝術網站,前者將精湛的印刷技術和古代字畫復制相結合,后者將精品圖書和藝術品收藏相結合。此外,比較常規的模式還有將工業廠房轉變為創業園的例子,例如北京膠印廠文化創意產業區。印刷企業接下來也可以在其他方面進行探索,比如和旅游、動漫、拍賣等方面尋求創意點。 |